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树叶当纸可做书

          小时总看到古画上怀素书蕉的情节,不知道这个唐朝和尚为什么爱在芭蕉叶子上写字?只觉得有趣罢了。

             如今搞了几十年的书画,对古人在学习中节约用纸的精神有了逐步的理解。

             在芭蕉叶上写字决不是为了好玩,或是如今的为了媒体的关注而行的“作秀”。实在是那个年月太缺纸了。一篇“三都赋”大字抄来抄去于是便“洛阳纸贵”了。别说是古代了,就说六、七十年代,我们这些书画爱好者,为了练字什么纸没用过? 我们普遍用的是废报纸,即便宜又可以两面用。那时买最便宜的臭墨汁,对上凉水(淡淡的能看见就行,太浓了即臭味便也受不了)。再好一点的纸便是大字报纸(粗糙的包装纸,文革时期用它抄大字报)。用毛边纸和元书纸练字那是非常奢侈的事。非一般人能做到。世事总是怪,物质贫乏时精神往往很丰富。物质丰富了,精神便又缺了。故此我们还要学学古人。

             怀素以草书名世,因其草故而快,非常耗纸。古人讲练画要“废”画三千。要是练字呢?要“废”字三万了。纸他是绝对用不起了,于是他便种了一万多株芭蕉(估计当时的芭蕉很便宜),那他便可收获几万张叶子,便可顶上几万张纸了。

             “怀素书蕉”的画上,往往都是画着他扯着芭蕉叶在上面写字。但我想,那具有蜡质而绿绿的蕉叶估计多么好的墨汁也写不上字。他应该把叶子采下来晒干压平才能好当纸用。不然的话一万颗芭蕉树都写满了字,随风飘舞那可到了童话世界了。书上记载,怀素为了写字用坏了很多毛笔头(杆不换,换笔头,也是一种节约的好方法),笔头积多了(大概有几万)就挖个大坑把废笔头埋到坑里,起名叫“笔冢”。写字除了纸笔以外,最不能缺的便是墨,据我推测,“一得阁”、“曹素功”(那时如果有的话)他是绝对用不起的,最好的办法是采些石墨,捣碎掺点水便可是配得起那些干芭蕉叶了。

             其实古人用树叶写字的不只怀素一人。唐代有个画家郑虔,画与阎立本齐名,是杜甫的好朋友,此人不但画好,学问也好。他善画山水虫鱼。善写草、隶。郑虔练字很勤奋。常常写的片纸无存。一个朋友随便说起长安城南慈恩寺贮存有几屋子肥大的柿叶。郑虔听后立刻找来一些柿叶,用笔一试感觉挺好,于是他便住到寺里,每天取一些柿叶来用。日久天长他把几屋子柿叶用光了。练就了一手如“风送云收,霞催月上”的好书法。

             在树叶上还有一位元末的著名学者值得一提那便是陶宗仪。他在松江南村避乱时以教书为业,并从事耕读。劳作、休息、读书、吟诗。每有所感,或耳闻目睹的一些值得记下的事情便摘一些树叶为纸做笔记,写完便放进一个瓦瓮里。待瓦翁装满后,便埋在树下。日积月累,十年间竟然装满了十几个瓦翁。后来经过整理,写成了记录许多书画家轶闻的《南村辍耕录》三十卷。

             如今,若学古人采叶做书那便是浪漫的奢侈了。搭车去蓟县采叶的花费够买不老少纸了。古人不可学,但古人精神可学!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115(s)   5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