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异化的记忆——读王颖、付斌石版画作品有感

        作者:核实中..2009-10-26 17:14:07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记忆是人的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有因为时间的原因把一切事物都美好化的,也有因为愤怒而使其更加仇恨的。总之图像是记忆最普遍也是最多接触的因素。此次展出的两位青年艺术家从绘画选题和宽泛的记忆层面进入到了艺术本身。

            王颖是一个看上去挺文静的女孩,从外表上看很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所具备的淑德。但笔者与画家在咖啡馆闲聊的时间里,我却觉得这女孩文静的背后隐藏着另一种气质。现为中央美院版画系研究生的王颖,大学期间主攻的却是油画专业。据王颖自己提供,在到美院续研以前,曾经先前在美院进修过,那时因为选修油画的人太多,王颖只好在无耐中选择版画专业。日后使画家没有想到的是她对其选修的石版专业越来越入迷。所兴就在第二年考取了中央美院版画系苏新平教授的石版专业来进行专门的学习。

            石版画虽然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国内却成了绝对“精英”的群体。因为这种版类作画的重要材料石版石是一种含多量碳酸钙成份的天然石,在全世界这种石材以德国产的为最好。这种石料质地松软,易于打磨,版面具有无数均匀细孔。在这种版面上,特别适宜用含有脂肪的石版专用药墨和蜡笔作画,然后版面经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再施以油墨,经过石版机压印,就可以制作出一幅石版画了。如果你不是在大学的象牙塔中,可以说你就与这个版种无缘。

            石版画与别的版种一样,在最初的阶断是作为实用技艺被广泛应用的。在十八世纪末,它的出现在当时的印刷界绝对是先进文明的代表,当时的这种廉价材料为资本者提供了大量的利益。在此后百年的演进中因为它较强的绘画性,不断有专业画家投入到石版画的创作中来,使其以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与可操作性而进入到世界性大画种的家族中来。在初涉中国画坛的收藏家看来,石版画成品的面貌与素描作品很相似。其实不然,当你离近去观看石版画的原作时,你会很清晰的看到版画纸上因挤压而出现的特殊“美”感。另外这种版种的调子处理是其它任何版种都不能比拟的。可能这也是从“门外”到“门内”逐渐吸引王颖喜欢上石版画的原因吧!

            看王颖的作品,很显然早期的油画创作对她是有影响的。但了解当前美院状态的人都会看出来这反而更利于王颖在美院的学习与创作。因为其导师苏新平先生就是一个从油画中吸收了很多语言到版画中来的画家。版画作为复制的艺术,倒是在美院的大环境中培养出不少以油画来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如早期的方力均、祁志龙,当前的则是尹朝阳与韦嘉。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当下,版画从艺术者以非同寻常的力量与影响左右了画坛很大的空间。也或许是这种带有制作性的工序更具有工业化的特质。

            读王颖的作品,外表的直观上它们并没有带上太多工业化的特征。而是更多表达心境,表现个人情感的东西被放置到了画纸上。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王颖给自己的展品取名叫《意象系列》。从形象不明确和非叙述性来读解它们应该被放置到抽象表现的阵营里去。对于这组作品画家在创作自述中曾这样陈述:“所有那一切既不是一个城,也不是一座教堂,也不是一条河,既没有颜色,也没有光,也没有影;那是梦想。我长久地停留着一动也不动,任凭这不可表达的整体,在天空的静谧及这一时辰的忧郁中慢慢地渗透入我的身心。我不清楚心中萦绕着什么,也不能将之表达出来,那是难以名状的时刻,我身心中好像某种东西开始入睡,而某种东西正在苏醒。”

            与画家的陈述语言相通的是她的绘画作品,但这些因素却很容易让人见到本人后自然的拉大距离。因为画这些作品的作者在常人表面的观察下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文静,稍许有些内向的女生,而直观其作品的话你会发现这个漂亮的女生关注的不单单是画面的美丽,更多还有对人生、人性的焦虑。

            这里面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石版组画《柔软的回忆》,它是一个特列。画面《意象之六》忧郁的氛围笼罩着整个画面,一个象挪威画家笔下的呐喊者出现在了作品的左下部分,画面上的曲线随笔触游弋,它们无意中推算出了画家此时心境的电波图。画面的右边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裸露着的男人体,人物的头部被不可名状的事物所遮盖,另外“他”的双手和双脚也不是很清楚。画面上方的三分之一处。画家好像假定出了一条地平线,这些因素使人联想到的只能是纷乱交织的梦。当然这样的叙事在王颖的画面上出现并不是偶然,象该组作品的《意象之六》也同样具备以上的因素。画面正中主体的部分,画家安排了一个背向光源的人像。因为室外主光源的强烈,使窗边的人物——从动态来分折因该是少女,像影子一样恍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观者被设定在一个没有光源且纵深很长的屋子里。此时室外明媚的阳光也不能驱散我们面对面画时心中的不安。探究灵魂以及生与死的问题,人类从旧石器时代之前就已经开始,它是人类的终极命题。艺术起源与巫术的联系更是可以在其后人类文明活动的各个时期都能找到它的佐证。

            翻看王颖的简历,对此一主题的选择也并不是独立的。象其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的作品《柔软的回忆》就是另一种版本的述事。作品虽然在手法上采用了具像的表达,其精神内核却应该和《意象系列》的创作思路是一致的。

            另一个参展画家付斌,出生于1984年,是时下最时髦最典型的八零后艺术青年。来自内地的他与笔者在从艺路线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山西作为内陆省,有悠久的文化资源,使这种资源更多的是在传统上,当代艺术的资讯很难被传到那些不太接受它们的地方。就算是互联网在当下已经被普及,但周边环境小气候的不建立也会使“英雄”们在没有回应的境地里很难继续前行。所以选择来北京从事艺术是全国八零后新艺人的光明大道。在这个年龄段,他们所选择的只能是到学校来上学,所以付斌在2003年考取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第四工作室学习,主修石版、木版专业。

            八零后的艺术在北京的成长应该是最幸福的事情,他们如鱼得水,完全能适应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你在地方上再有文化上的积累的话,那会是更加的事半功倍。

            此时在八零后的文化框架里,“泼皮玩世”已演变成为他们的传统,世界范围内更宽泛的语境使他们在艺术创作上比上代人更早熟,与世界接轨在他们这里已不是问题。所以“在中国接受最优的四年美术教育后”,付斌在毕业展上拿出了《诱人的假设》石版组画,它们在该年的毕业展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这组作品新鲜的视角与绘画语言的恰当组合传达给观者强烈的刺激。画面中白领装扮的人们被置换成各种鸟类。这种图像的异化以及人与鸟的关系被画家处理的合情合理,而不是矛盾重生。八零后的生活环境是图像泛滥的时代,“数字”化在图像领域的出现,使人类的视觉在摄影术产生之后又再次经历革命。与七零后的生活环境不同,八零后可以说是在电视机、电脑的陪护下成长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接受的“虚拟”要比“现实的真实”甚至还要多些。善于思考的付斌意识到了这个时代所存在的问题,他在创作中以自己的方式对此进行追问,它可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但画家在意的是当观者在欣赏他的这组版画时,能从中引起思考。当观者面对作品时,画家认为误读并不是问题,因为这种误读也可能是双重性的。付斌在这组被异化的图像上,曾和笔者讨论过人和宠物的关系,以及宠物与艺术品的关系。科班出身的画家当然也会把目光对焦在专业以内,肖像画自人类从事艺术活动至今都是画家关注的画题。在艺术的长河中,十六世纪意大利以水果、蔬菜的形状在画布上组成肖像的画家创作的作品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我想四百年以后的人们在见到付斌创作的这组《诱人的假设》时,也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且画家在自己的新绘画中并没有放弃国人审美习惯的具像手法,付斌很有效的利用了学院资源与当下观念艺术的众多元素,我想这组石版“味道”纯厚的版画作品势必会引起收藏家群落对中国版画收藏的新兴趣。

            异化的记忆是一个临时的选题,但它却又是人类共存的问题。记忆是我们人生阅历积累的“财富”,我想也正是这种共通性,才会是我们来关注这个展览的诱因。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4(s)   6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