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地点: 一得阁大厦一层玉德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灵性而自守。在中华文脉的长河中,赏石与中国画自古便是彼此成就的艺术载体——太湖石以其瘦、皱、漏、透的天然风骨,成为文人精神的物化象征;画以其笔、墨、色、韵的人文表达,赋予自然物象永恒的艺术生命。当青绿山水的典雅气韵邂逅赏石的清奇之姿,便有了这场“石韵丹青——岳增光赏石作品展”。
岳增光深耕中国画坛数十载,以青绿山水立家,笔墨间始终浸润着对传统的敬畏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青绿山水设色清丽而不妖冶,线条劲健而含温润,将山川丘壑的雄奇与灵秀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辨识度的艺术风格。而这份对山水的深情,恰为他与赏石的结缘埋下了伏笔——山水是大地的骨骼,奇石是自然的精魂,二者在审美内核上一脉相承,皆以“天人合一”为至高追求。
此次展出的赏石作品,是岳增光艺术探索的一次全新突破——他将青绿山水的创作技法与赏石题材完美融合,让笔墨的韵律与奇石的肌理相互交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表达。在他的笔下,赏石不再是简单的自然物象复刻,而是承载着情感与寓意的艺术载体。其中,青绿色的赏石作品,延续了他青绿山水的经典色调,石身晕染的青黛与翠绿,似远山含黛、近水凝烟,将太湖石的清润之气与山水的空灵之境融为一体,观之令人心静神宁;红色的赏石则洋溢着热烈奔放的生命力,朱砂般的色彩浓艳而不失雅致,笔触遒劲有力,既凸显了奇石的嶙峋之态,又暗合“红运当头”的美好寓意,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期许;紫色的赏石作品则更显典雅深邃,淡紫、深紫层层晕染,辅以留白与墨线勾勒,石形苍劲而不失灵动,恰应“紫气东来”的传统吉兆,蕴含着祥瑞安康的美好祝愿。
赏石文化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从先秦的“以玉比德”到唐宋的“赏石成风”,再到明清的“文人藏石”,奇石早已超越了自然物象的范畴,成为承载文人情怀、哲学思考与审美追求的精神符号。岳增光的赏石作品,正是对这份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他将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都融入到每一块奇石的创作之中,让赏石不仅可观其形、赏其色,更可品其韵、悟其道。在他的笔下,一块奇石便是一幅山水,一抹色彩便是一种心境,既有传统文人画的雅韵,又有当代艺术的张力,让观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与人文的温度。
(文/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