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DAY UP
文/刘云西子
贾政的艺术创作始终是一场向内探寻的旅程,从个人记忆的深处出发,最终抵达集体经验的共鸣。以“成长”为母题,日常物与废弃材料被重组为语言,在冷幽默与怀旧气质的交织中,构建了一个既私人又公共的叙事现场。Day Day Up并非是对童年天真的简单复刻,而是以“伪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被规训与期望所包裹的成长历程,追问那些在社会期待下被推着行进的个体如何面对自我的平庸、挣扎与微小反抗。
早年对手工制作的迷恋,以及成长时期所经历的隐性规训,成为贾政创作的双重底色。他擅于从废弃材料中捕捉人为痕迹的温度——破损的玩具、废弃的画框、残缺的石膏……这些被系统抛弃的“残次品”被赋予二次生命,在贾政手中转化为对标准化教育的隐喻。它们既是集体记忆的载体,也是个体自由意识的微弱闪光。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飞机、头盔、书本、铅笔等意象,并非单纯的怀旧符号;它们既是向上的渴望,也是被重力拉扯的日常。
在这场面向儿童与成人的双重视野中,贾政并未刻意迎合儿童的直观审美,而是以“陪伴者”的身份,向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敞开游戏的表象。对于成年人而言,这些作品是唤醒记忆的密钥;对于儿童,它们或许是视觉游乐场的入口,在埋藏的互动性与开放性中,悄然为未来的共鸣预留空间。
本次展览延续了贾政对“痕迹”的执着,同时引入更鲜明的公共性思考。无论是用铅笔地垫重构的“Day Day Up”标语,还是被书本堆满的阶梯,抑或悬挂于天花板那些错落有致的纸飞机,都在邀请观众踏入既熟悉又陌生的成长现场:这里没有单向的说教,只有多重解读的缝隙。在无尽的“向上”叙事中,我们是否允许自己偶尔坠落?在标准化的人生框架外,是否还存在另一种“成长”的可能?
Day Day Up是一场对集体记忆的温柔回应,也是一次对教育异化的诗意抵抗。贾政举重若轻地将私人经历转化为公共话语,在笑声与沉默之间,试图揭示那些被日常掩盖的异质瞬间。
关于艺术家
贾政
1986年出生于山东枣庄,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