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四明长歌——南宋苔痕里的影像叙事

            (1/4)四明长歌——南宋苔痕里的影像叙事

            (2/4)东钱湖(宋代时称万金湖)

            (3/4)【梨花岙的守护神】

            (4/4)【长乐山叶氏太君墓道石笋】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四明长歌——南宋苔痕里的影像叙事
            展览时间:2025/08/26~2025/09/12
            展览地点:[浙江]-宁波市江北区人民路122号-(宁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宁波市摄影家协会
            参展艺术家:邵建奋

          承办单位:宁波四明影社

          协办单位:宁波四明史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浙江布利杰集团有限公司

          开幕时间:2025.8.26 上午10:10

          展览地点:宁波美术馆4号厅


          自序

          四明长歌——南宋苔痕里的影像叙事

          邵建奋摄影艺术展

          自从新家迁至东钱湖畔起,我的镜头自然延伸到了钱湖的山水人文。

          初期,我的照片侧重表达钱湖山水的恬静和浪漫,而我也更多地沉醉于形式上的完美,但一直没有找准钱湖影像所要表达的内核主题。我一边不懈地进行碎片式的素材积累,一边在“看得见的影像”与“看不见的主题”之间彷徨。直到在黄梅山麓‌‌偶遇了守护墓道的遗存“石像生”,我才豁然开朗。心头的迷雾慢慢消退,思绪渐渐清晰起来——“钱湖宋韵”才是我最想表述的影像“愿景”。

          在华夏历史长河里,南宋时期的四明钱湖已有“一朝紫衣贵,皆是四明人”的说法。而钱湖史氏一门尤为显赫,“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满朝文武,半出史门”,其家族荣耀,震古烁今。此外,北宋王安石的卓越文才与政略、春秋战国范蠡的超凡财商与智慧都与这片土地有所关联。当众多历史人物如繁星般在这片土地上闪耀,当他们的身影逐渐清晰地浮现眼前,我就愈发想了解他们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我深知只有熟悉钱湖的历史和人文,才能将“钱湖宋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于是便有了对钱湖石像生的深度探究:一炷香,两盏茶,阅古籍,屈膝盘坐与石像生论古今;一辆车,两个人,游湖畔,穿行巷陌找史家人话家常。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钱湖也是如此。崇文、重教、敬孝都是钱湖先贤们倡导的高贵品格。

          走近钱湖,用心去听、去体悟,钱湖仿佛就是一曲岁月长歌:历代才俊辈出,他们的人生吟唱,或激昂、或婉转、或深沉、或洒脱,在钱湖上空依然余音袅袅。这岁月长歌如今还在绵绵传唱。而九百多年前,“孝、友、睦、姻、任、恤、中、和”的八行史氏家训,则是这首长歌中最为深沉厚重的音色,奏响了“钱湖宋韵”流芳后世的辉煌乐章。

          尽管历史的书页不断翻过,但古老的石像生、村落遗迹,还有那如诗如画的钱湖山水,向世人无声诉说着南宋钱湖史家曾经的无上荣耀与辉煌的过往。于是我用镜头捡拾碎片,将时光串起,从而让历史的记忆得以再现。那段时间的摄影已不是简单的创作,更多的是我与史氏家族文化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所有这些,总是让人的内心充满感叹,有惆怅,也有欣喜,也有不经意间的禅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心怀敬畏,我叩问默默伫立在荒野间的石像生,可曾感到寂寞;绿野寻踪,湖畔遐思,又有多少人在时光的深处蓦然回眸?村廓摇影,斜阳草树,细水静流,那沧桑之间的心心念念,有时竟作“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叹。

          四明长歌,必将在岁月长河中持续传唱,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深厚文化与不朽精神。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71(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