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神奇的雜訊︰AI的潛在漫步方式

            展览名称:神奇的雜訊︰AI的潛在漫步方式
            展览时间:2025/08/30~2025/10/04
            展览地点:[台湾]-台北市大安區東豐街16號1樓-(大未來林舍畫廊)
            主办单位:大未來林舍畫廊
            参展艺术家:陽春麵研究社、陳姿尹、莊向峰

          开幕时间:2025-08-30 16:00

          大未來林舍畫廊將於8月30日推出陽春麵研究舍個展《神奇的雜訊︰AI的潛在漫步方式》。此次展覽延續著藝術家對演算法生成與視覺再現的關注,以「AI演算法」與「雜訊」為核心展開,透過道爾頓板、側面描繪儀等具像裝置,與AI影像生成模型的對話,結合十八世紀傳統描摹裝置與當代人工智慧,思考AI如何透過「雜訊」漫步於真實與虛擬之間,重新詮釋肖像繪畫可能的形式;另一方面,透過自我相似的碎形幾何與印刷及手繪的誤差呼應雜訊,進一步重塑人類與科技對創造力的想像與認知。

          此次展出作品《潛像描繪儀》與《噪聲殘影》圍繞著「高斯雜訊」在「潛空間」的探索展開,重新構築我們所感知的世界。隨著深度神經網路(Deep Neural Network)成為AI的主流技術,逐漸建構出一個以真實世界為藍本、卻不受人類空間與感知所限制的虛擬世界—「潛空間」(Latent Space)。

          另一方面,「高斯雜訊」(Gaussian Noise)原指一種隨機訊號,通常源自於自然界中各種隨機的變動,這些變動具有常態分佈(Normal Distribution)的特性,即大多的訊號落於平均值,並且訊號越遠離平均值,出現的機率越小。而此現象可見於現實世界的道爾頓板裝置—裝置內的小球隨著道爾頓板的翻轉與落下,隨機散落於各軌道中,最終排列出常態分佈的鐘型曲線,根據此分佈所產生的雜訊,即為高斯雜訊。

          在《潛像描繪儀》中,藝術家透過道爾頓板裝置所創造的隨機分布,計算出AI在潛空間中生成影像所需的高斯雜訊,再由一台改造自十八世紀末的「側面描繪儀」(Physionotrace),搭配液晶螢幕與動力裝置描繪出實體的剪影肖像,對映歷史裝置與演算法的圖像生產機制。而《噪聲殘影》則將程式語言與手繪兩者各自生成的圖像相互疊合,透過「減去」重疊部分的手法,揭示出人為誤差與運算精度之間的微妙差異。

          無論是《潛像描繪儀》從雜亂到逐漸清晰的肖像輪廓,抑或是《噪聲殘影》中因手繪誤差所留下的線條痕跡,藝術家試圖將現實生活中看似無序、偶然的「雜訊」,透過人工智慧於虛擬世界的演算,把圖像的生成機制的思辨,從過去人類主觀詮釋演變的「準確化」、「標準化」機器觀看方式,進一步推進至「重組的」、「隨機的」(Stochastic)機器表述(Latent Representation)。這些由演算法所生成的肖像,在脫離傳統實體描繪的同時,也反覆演繹著「模擬與重組他人」的生成模式,映照出個體在資訊龐雜的世界中,對於自我身分與何為創造力的持續扣問。

          陽春麵研究舍,為2019年由陳姿尹與莊向峰所創成立的創作團體。陳姿尹,1995年出生,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研究所;莊向峰,1994年出生,畢業於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團隊以裝置、錄像、網路藝術、攝影以及AI等多元媒材進行創作,試圖透過跨界思辨,展現如同團隊名稱「陽春麵」一樣,以簡單的材料創造出美妙味道的作品。曾有多次獲獎紀錄,囊括「第三屆 FutureTense Awards」、「林茲電子藝術獎」、「臺北美術獎」、「全國美術獎」、「臺南新藝獎」、「南瀛獎」等獎項。其重要個展有2025,【神奇的雜訊︰AI的潛在漫步方式】,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2023,【週週漲粉10W+】,WMM未命名,臺北,臺灣;2023,【在擬合與重組之間】,WMM未命名,臺北,臺灣;2022,【像素延伸】,絕對空間,臺南,臺灣;2021,【認知的切線】,良室,臺北,臺灣。作品曾於匈牙利的Adaptér科技藝術中心、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馬德里宰場藝文特區、臺灣市立美術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灣當代藝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鳳甲美術館、忠泰美術館等機構展出。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67(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