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问瑶——陈斋邝以明诗书画印作品展

            展览名称:问瑶——陈斋邝以明诗书画印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5/08/12~2025/08/24
            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怀德大街3号-(十香园纪念馆)
            主办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画院、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
            参展艺术家:邝以明

          指导单位:西泠印社、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州市海珠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承办单位广州市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十香园纪念馆

          策  展  人:刘志辉、陈烨

          开幕时间:8月15日(周五)下午3:00


          前 言

          诗、书、画、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四种表现形式。自宋代文人画滥觞以来,四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多重的审美内涵,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直指文人士大夫的文艺生活与精神追求。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齐白石等人都追求诗、书、画、印的融通,强调“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

          时至当下,在日益物化的社会和快节奏的生活以及高等艺术院校分科教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真正具有全面修养的艺术家寥如晨星。以明有着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科班出身,却走着古代文人、艺术家博采兼修的路子,默默坚守着先贤延续下来的诗书画印“四全”的追求,并将之与时代相结合颇见创新,在这专才辈出的艺坛中显得尤为难能。

          以明的中国画强调以写生观照“丘壑”,以书法带动线条,以识见滋养笔墨。无论是《中国印·信系列之中国印文化景观小记》《渔家春早》等主题创作,还是《羊城即景》《我要记住你的样子,像鱼记住水的拥抱》《静界·山外山》等怡情小品,都能看出他扎实的色彩配搭、笔墨控制与丘壑经营功夫,其干净灵巧的水色,疏朗闲逸的结构,透露出一种灵动的文人气息与鲜活的时代气象。流泉嗽石,远山近村,忽然飘来一抹云霭,胜似层叠渲染,境界自出;闲花野卉,游鱼戏虾,忽然逸出一块怪石,胜似苦心经营,生气自现。

          以明的书法植根于汉晋。他很勤奋,走的路子也正,以《张迁碑》《张黑女》为基础,遍涉汉简、章草、“二王”、宋四家与赵之谦、黄士陵等经典名碑帖,总体而言呈现出体态多姿,线质多变,用笔酣畅,富有浓郁的文人书卷气。

          以明的篆刻追宗秦汉,其布白分行,具有绘画的巧思;其运刀刻石,擅于结合线条效果冲切互用,一任天然;线条厚重,方中寓圆,刀法以冲刀为主,方圆锐钝。除秦汉印外,他还学习丁敬身、齐白石、吴昌硕、赵之谦等流派印章以及甲骨文印、图形印,认为多学些各种形式的印章,可以丰富印面的效果与风格,秦汉印为本,流派印为用,加上现代人的审美,可产生新的境界,新的风格,以古为新,亦复如是。

          以明还能写诗联和古体散文。其《观祈风楼主写竹》一诗,笔行风雨,如见千竿,“人生好比潇潇竹,几节高来几节低”,颇有人生哲理;《迁播瑶溪二十四景》一文,音节跌宕,如见清溪,如闻花香;《太行纪游》一文,笔重神凝,似见千峰巍峨,万壑壁立,又见一抹烟雨,飘荡其中。

          总而言之,以明的诗、书、画、印见法度,见意趣,见神韵,见人格,见心灵。

          (文/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原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74(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