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杨越访谈

        作者:核实中..2009-11-12 11:15:30 来源:中国版画家网

          记 者:彭莹
          采访人:杨越
          采访时间:2007年10月9号下午十六时
          采访地点:农场艺术区杨越工作室

          正文:
            记者:杨老师最近忙吗?
            杨越:还行。
            记者:最近开始画这种飞机翅膀的题材,这个作品有名字吗?
            杨越:没有名字。刚开始构思,虽经常乘飞机,到处飞,也许是匆匆来回,对机场,飞机常有一种陌生感,特别在飞行中,飞机翅膀有一种神秘感,时时给人一种莫名的经验和幻觉。
            记者:一个触动点。
            杨越:的确是一个触动点,现在正在试着做,有兴趣。刚开始做。做了几张,还不甚理想。这种机械的东西在空中,有一种神秘的感觉,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或夜间灯光闪烁的场景,那种外面朦胧的意境,总有一种很虚无的那种味道和一种凝望的力量。很想表现出来,得找到自我的感觉和视点,这个还没做好。
            记者:是不是也跟您以前画有关系,我记得您以前画有比较具象的东西,比如有鸟,要么就是那种十字形的那种符号,跟栅栏似的那种。
            杨越:对,对。总之都是一种经验的表达。飞机翅膀也常有大鸟的感觉。
            记者:整个画面,表现的感觉很虚幻。是延伸了以前的想法和表现手法吗?
            杨越:做这个东西拖了很长时间,基本上用一种回忆的思绪,很多感受常常是瞬间的,有时想留住很难,试着做。
            记者:还有您的绘画手法,我记得看您的介绍,说您比较善于画花鸟,那您在作版画、油画的时候,有没有就是怎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杨越:当然,这种结合不是刻意,人对外部和自我的判断及其流露应该是自然的,包括作品本身。画面形成了这种连接,在画面制作过程中,材料有变化,手法有变化,但内涵的东西,我觉得还是逃不掉。个人自我对生活的认识及事物的判断是经验的,千变万化,你写小说也好,改成写诗,或形成其他表现也好,蕴含在深层的东西,你改变不了,不应该是刻意地去追求什么,自然些更真实。
            记者:我发现您画面中有一些符号好像比较固定。
            杨越:固定符号和常用的手法有关联。符号是对观察者的一种提示。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点。有时是概念性的有时是视觉上的指示,记忆的固定形式。
            记者:我不是很懂版画,但是我看您画作,版画有时候能表现出水彩那种很淡雅的感觉。有时候却能表现出来那种油画很浓重的那种感觉,版画是不是相对更自由。你谈一谈版画。
            杨越:相对其他画种,版画其实最不自由,因为它的技法,其表现力。具有独特性且具有局限性,内涵很丰富且具有概括能力。版画的优势就在它的局限性,其表现力的级没有那么宽,就逼着你在艺术形式上找出特殊的表现方式来,形成了自己一些独特的语言。形成了别的画种代替不了的表现形式。   记者:那您现在由版画转入油画,是转型吗?
            杨越:其实没有转,版画也在做,油画也在做,其实我最早是学作油画的,大学就学作油画,后来到美院就选择版画,长期从事版画创作,油画做的少,现在我各种画都尝试一点,对自己的思路是一种开阔,绘画材料的不同常常带来新鲜的感觉和视点,创作方式也会随之有变化。版画的东西,好像很多东西不满足。
            记者:也是在坚持着自己的路子,然后再有所创新。
            杨越:对。也谈不上创新,只是用更多的方法表现自己对生活上的认识,使自己的表现词汇更多一些。
            记者:目前,你对自己的这种绘画,这种语言和风格,有没有一种自己的评价。
            杨越:目前还没有。目前还正在试验中,包括画面的那个处理上,有时画画的油了,总形成特定的一种东西,感觉很熟练。有时画的太熟了不好,总想做些新的尝试,材料和语言上做些新的实验, 在试验中发现很多新的东西。版画做的时间长,一旦成为定性了,就自己觉得不满足了。
            记者:说了那么多,我想知道您创作有多少年了?
            杨越:那多了,是从78年上学算,还是从82年毕业算,还是从学版画算。你要从上学,就是进了大学就开始算的话,78年就开始画,就是考学,在那之前又画了三四年。一般可能是十五六岁就开始学画儿了。82年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创作。
            记者:那您在这个学习艺术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境,或者说觉得这段自己突破不了自己。
            杨越:这种状态经常有,不时地有, 就是在做一幅画的过程中,也是常有这种感觉,反反复复的东西很多有时也茫然, 也是对自己的不满足,我觉得这种状态也不是坏事,只要不放弃就好。
            记者:我看了您以前展览,就是“下午茶”中和谭平老师,和康进飞、刘文涛老师他们几位一起展,我觉得对你们这种师生之间的感觉挺好的,您能谈谈当时的事情吗?
            杨越:中央美术学院在“二厂”中转办学,那是95年在版画系代课,一带就是五年,在一块儿,就是那种师生感觉,至今念起都很美好,我特别珍惜那段日子,在一起还常念到那时的一些人和事,我从他们身边学了很多东西,我也受益,他们每个人都很优秀。面上还是一种师生关系,其实已经是一种非常亲近的朋友关系。这么多年就是十五年没断联系。
            记者:您在教他们,是在您留学前还是留学后?
            杨越:在之前不是留学,是做访问学者,在美国待了一年。
            记者:我听刘文涛老师也说,他说您自己待在国外,挺佩服您的,就是说您在国外是一个很寂寞的一种环境,您能坚持下来,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杨越:对,那段收获还挺大的。其实那段说寂寞也说不上,那是很单纯的一段时间, 每天到工作室工作,接触好多人啊,看了很多博物馆和画廊。 所谓寂寞就是文化隔膜,开始是一种新鲜, 待的时间越长,这种隔膜越深。有时试图溶进去,但是很难,还有我英语不好,交流不畅,半哑巴。当时发誓学好英语,一回国就忘了,懒!
            记者:当时是几几年?
            杨越:98年。
            记者:98年。差不多国内也开始受到国外的影响。
            杨越:其实早就受影响,但不像现在这个状态这么活跃。
            记者:那在创作中呢?就是说会不会表现这种状态?
            杨越: 也许有,可能是不知不觉的,自由性的东西更多。我们有时画画一说要创作,进入一个状况, 不是放松心情那种,画画的特别累,别人看着也累。 画画本是一种很轻松的环境下做的。要做就很愉快。 弄得自己特别紧张,这个状况不好。
            记者:您作为当下的艺术家,您怎么评价这个艺术圈子,现在艺术市场对这个艺术家有很大的触动,今天谁送拍了,拍了多少。明天谁又出名了,怎么怎么样。您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杨越:这方面我看得多,研究的少,说不到点子上,市场是有自己的规律,怎么变社会决定,所谓艺术圈子总会有,以前有,将来也一定有,评论家可能更关注这些。
            记者:那您怎么看待有些艺术家一看这种作品拍得比较好,然后就转的去做某种作品,对这种现象你怎么评价?
            杨越:这种艺术家就不值当赞赏,这对艺术家个人来说是很危险的 。这种跟你永远跟不上,只能是跟着跟着,自己就跟丢了。 这种跟的现象你也没法排斥他,天要下雨,人各有志 。这种艺术家起码自己不自信,对自己的艺术不尊重,对别人的艺术也不尊重。
            记者:您能说说当下您比较欣赏的艺术家吗?
            杨越:谭平和朱金石的作品很喜欢,一个宁静一个凝重,特别是谭平的作品,画面有很诱人的中国色彩。他对自己艺术的很自信,从他的作品中可看出,他不断地揭示一种他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他也很让人尊重。

          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33(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