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冰官方网站
中国美术家网建站

        张尔宾新金陵笔墨点染京城

        作者:隋永刚 实习记者: 胡晓玉2017-05-07 10:37:05 来源:北京商报

          4月26日上午,张尔宾画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尔宾卷》为引,展示了江苏籍著名书画家张尔宾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40余年间的水墨山水作品50余件,系统呈现了张尔宾长期坚持民族绘画传统的学习、创作和研究的艺术成果。此次展览由北京画院、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民盟中央美术院承办。

          从传统中体现当代

          展览开幕式由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主持。出席的嘉宾有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覃志刚,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崔如琢,著名国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宋滌等众多书画名家。

          徐里在开幕致辞中讲道:“此次画展作品涵盖了张尔宾先生各个时期、走遍大江南北创作的山水画,从中能看到深厚的传统。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对文明史的尊重。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传统,从传统中体现当代,走进生活,尔宾的作品体现了这些要素。”崔如琢从与张尔宾多年的友谊谈起,细数了数十年来美术界的环境变化。他认为时下是艺术创作的伟大时代,艺术家应把艺术生命和国家命脉联系到一起,艺术上要不断创新,张尔宾在艺术上的创新和进步,值得大家学习。

          作为张尔宾的好友,宋滌对于展览中作品印象深刻,他说:“张尔宾先生为人淳朴、敦厚,在艺术上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这次前来看他的个展,我非常兴奋,题材之丰富、表现技法之多变,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张尔宾的《长白人家》画作前, 宋滌从笔墨角度对张尔宾的绘画艺术进行了解读,“这幅画作笔墨处理精妙,前景是一片松林,一般传统中国画肯定是一棵树一棵树地塑造一个整体的感觉,而尔宾是用极其豪放泼辣的甚至是传统中找不到的笔墨痕迹,连勾带皴再擦再染,把松林的深厚感、丰富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们评价尔宾先生的艺术特征是苍茫、秀润,我们在画作中就可以领略到”。

          策展人王鸿儒还介绍,同时展出的还有张尔宾的几位老师许公泽、李味青、林散之、高二适、钱松嵒的力作,其中林散之、钱松嵒为张尔宾示范的课徒画稿尤为精彩。

          秀润中蕴含苍劲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艺术界的诸位嘉宾出席了学术研讨会,围绕张尔宾在金陵画派中承前启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美术》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尚辉担任主持。

          在尚辉看来,张尔宾的作品能够看到他对新金陵画派的笔墨的处理,是秀润中蕴含苍劲,是对笔墨个性的概括,“他不管是画太行山还是江南的山,都能画得像江南山水的灵秀,但最后还有几笔浓重苍茫的用笔——林散之学习黄宾虹的焦墨,在张尔宾的山水画中有很好的体现”。尚辉认为山水画较难的是涉笔成趣,即把正常的风景化成山水画的意趣,张尔宾的画则具备这个特点。吴洪亮用“中秀”一词形容张尔宾的作品,他在发言中谈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山水画创作,既有个人胸怀的抒发,又有时代要求,是一种新的传统。张尔宾的创作是对新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用自己的笔墨语言展现了金陵山水的风貌。

          张尔宾在2000年以后的创作中画了很多不同地域的山水,似乎在考验笔墨的广度和深度。罗世平表示,面对中国山水的博大气象,他也将自身的笔墨放到更大的空间中去探讨、探索。笔墨的笔法特征和所面对的自然感受力两者之间达到合一,山水画就能达到更好的境界,这是山水画家的一个课题。罗世平从张尔宾的画中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在艺术技法的处理上,张尔宾的散笔皴很注重纵横交错,在纵横的基础上加入点皴,构成画面的新布局。郑工认为,张尔宾的创作体现了“默识心记”与“卧游”的传统,让全局在胸,接着再把握气势的连贯性,然后再专注笔墨。笔墨上,有两种皴法很有特点,一个是点皴,另一个是散笔皴。王平将此次展览评价为“立体的”呈现,将作品的来源也交代得很清晰。他认为张尔宾是在时代中把新传统和文人趣味结合起来,并且他还好古、尚学、尊师,值得当下的艺术家学习。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版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1. 艺术家
      1. 艺术展览
      1. 艺术观点
      Processed in 0.040(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49(mb)